點石成金文創志業 服務項目
點石成金文創志業 訂製出版 發行經銷 版權貿易 訂製出書的領航者:

一期一會 熱情不滅 譜寫故事 出版夢想

1.客製化/訂製出版/版權貿易/聯合經銷發行
2.專業撰稿/採訪編輯
3.形象文宣企劃/設計編印
4.商業廣告購買/新興媒體操作
5.CIS專案設計
6.品牌行銷網站

公司官網
www.eastgold.cc

城邦部落格
http://blog.udn.com/eastolga

客服信箱
win.servic@gmail.com

客服專線
Tel:02-26068228
Fax:02-26068238

人閱書 錢是本書 書悅人 書是本錢

目前分類:讀好書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(圖片引用自網路)

快步走過流浪漢的那刻

媽媽問小孩:

掉在地上的東西

就會髒

所以你要怎麼樣?

 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圖片引用自網路)

 

  今年年初,張曼娟出了一本新書《當我提筆寫下你:你就來到我面前》,光看書封有張曼娟親筆手寫字,就夠讓我引頸期盼此書了,甫一上市,立馬跑去書店把它買回來,細細品味。整本書主要是張曼娟以手寫的方式呈現各種故事,搭配一些相對應的照片與以印刷字呈現的小故事為輔,有寫親情、愛情、愛樹之情也有屬於張曼娟的人生哲理,還沒看完這本書,眼淚已潸潸落下,心中溢滿著認同與感動。

  

因為我也是一個迷戀手寫的人。

 

雖然科技進步帶來許多方便,讓大家省去了手寫的時間與氣力,只需揮舞著手指頭,一篇又一篇的文章、一封又一封的書信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產出,但是,我就是覺得那少了點「溫度」。

文章標籤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圖片引用自網路)

前陣子在網路書店閒晃,看見一本書,叫做《臺北女生》。當時看到的第一個想法:「嗯?臺北女生,是一本描述臺北女孩特性的書嗎?」秉持著身為「非臺北女生」的身分,再加上一點點的好奇,在看了試閱的文字後,不假思索地下訂。

 

《臺北女生》的文字平易近人、容易閱讀,但同時又帶有鞭辟入理的反思,作者用一種不疾不徐的腳步寫下她的觀察,一下出現在文本告訴你她看到了什麼,一下又消失不見,變成「眾人」。她的觀察變成了我們共同的經驗,巧妙地刻畫出一幅幅的眾生相。

 

「臺北女生通常不真的是臺北女生。臺北女生往往有一個不是臺北的家,在過年過節的時候要回去。她會從小小的租屋處,光鮮亮麗地拉著行李去搭捷運,搭到台北車站,在複雜的地下道間穿梭,上高鐵,坐下來,喝一口小七買的咖啡,聽哀鳳裡的音樂。」

 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(圖片引用自網路)

 

 

 

  凌性傑在《男孩路》這本書裡頭有一個篇章令我印象十分深刻:

  

文章標籤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號外!號外!上市不到十天,就衝入博客來網路書店排行榜前十名的搶眼新書──《台灣鷹爸的快樂教養提案:13歲開始,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》的作者徐柏岳上華視啦!

 

徐柏岳在前些日子接受中華電視公司的採訪,和大家分享他育兒多年的心得,以及如何在每日的生活裡,教養出超凡優秀的孩子。

 

畢業於空軍官校,曾任戰鬥機飛行員,現任民航機師的徐柏岳,是掌握全機航行安全的機師所以被朋友稱做教孩子飛翔的「台灣鷹爸」。

 

「優秀絕非天生,只是教育使然。教養的亮點在於:教會孩子獨立思考、懂得選擇。」

文章標籤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/川村元氣/春天出版社

(圖片引用自網路)

幾個月前,我一直追蹤的部落客,在他的粉絲專業上面放了一張住院同意書,告訴大家,經過三年多的藥物治療,他要開始進行化療了。

 

看了他的文章這麼多年,第一次看見他的脆弱。

他說,他曾經不只一次想過,「為什麼偏偏是我呢?」那一刻,我突然覺得想哭。就好像是雖然活在當下,但是上一秒的我們正在不斷逝去,分別的威脅明明赤裸裸地攤開在眼前,但是我們卻倔強地不肯好好看著它。

 

我想起了《如果這個世界貓消失了》這本書。

文章標籤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圖片引用網路)

相信不少人在國高中時,可能都在國文課壓力之下,讀過張愛玲或白先勇的小說,半推半就下不得不讀完《永遠的尹雪豔》和《傾城之戀》,然後就將這些文學殿堂級的人物拋諸腦後。但我一直很喜歡這些經典文學家的風格,因為他們確實將人生的體悟,灌注在一篇篇極短篇中;那個飄蕩的年代,給予了他們更多檢視生命的體悟,所以他們的作品有一份擲地有聲的重量,不是當今小說能比擬
 
白先勇的《臺北人》,一直是我很喜歡的短篇小說集,敘述一群隨國民政府東遷來台的異鄉人,在這片土地做著故鄉的夢。
 
「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」,是貫穿《臺北人》全書的主旨,回憶和故鄉永遠是鍍金的,在往昔破碎之後,他們該如何堂而皇之地活在當下?撇開在台灣向來敏感的兩岸意識,從單純人性的角度去看,他們血液裡承載的濃厚鄉愁,是非常戲劇化的一件事。
文章標籤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圖片引用網路

打從國中開始,所有人都曾在國文課中聽到一些熟悉的小說名字,像是紅樓夢、三國演義、水滸傳、西遊記;這些文學名著距離整整幾百年之久,但我們都對其中廣為流傳的部分情節不覺陌生。像是武松打虎、黛玉葬花、逃不出五指山的孫悟空,當然還有蒙上淡淡禁忌味道的金瓶梅;提起潘金蓮這位中國史上頭號「淫婦」,誰人不知?

可惜的是,現代讀者對古典小說的認識,往往也只停留在國高中的課本、以及眾口鑠金的想像。潘金蓮永遠是千古第一淫婦,就像林黛玉永遠是嬌滴滴的代名詞,現代人已經很少有機會用自己的雙眼,去見證這些小說人物,是不是真如想像中的那般形象?

我有時候會好奇,風靡民眾的中國古典小說,為何現在不再被現代讀者接受了?許多人閱讀古典小說遇到最大的障礙,就是無法理解文字傳達的意思;一句古代的口語,現在讀起來卻艱澀如文言,更別說那些時過境遷的社會制度和風土民情,都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另一個世界。

詭異的是,被翻譯成中文的世界名著如悲慘世界、咆哮山莊、飄、魯賓遜飄流記……卻逃離了被新生代遺望的命運;現代翻譯的用詞遣字,反而跟著朝流迎合現代人口味,因而有機會深植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中。然而,中國古典小說一直被視作「無需翻譯」的中文小說,卻沒想到艱澀的文本讓年輕讀者漸行漸遠,這實在是非常諷刺的一件事。

我還記得年輕時初讀紅樓夢,厚厚一疊書,我花了將近半年時間才將它囫圇吞棗地看完;在十來歲年紀,雖然不懂書中的微言大義,卻也為了大觀園裡頭的熱鬧繽紛而不忍釋卷;直到長大之後研讀一系列紅學書籍,才發現裡頭劇情處處奧妙。那些爭權奪力、那些藏在深宅大院裡的人情世故,長大看來竟是那麼熟悉,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時空的皮囊,在今日、古時,上演人們相同的貪嗔痴;當時的我,突然感到一種笑傲古今的感動。

直到最近,拜讀了侯文詠「私房閱讀金瓶梅 – 沒有神的所在」,雖然不過初讀短短幾個篇章,卻讓我重新掉回了閱讀古典小說的樂趣之中。

文章標籤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圖片引用網路

幾乎從二○○八年雷曼兄弟倒閉之後,金融海嘯就成為長期盤踞新聞媒體的名詞。然而,正因為新聞媒體對歐債太過驚恐,生活在台灣總不覺得真實,畢竟每一天睜開眼睛,平穩的生活依然健在。在金融產業之外的人們,從風波中見識到華爾街的貪婪和希臘的投機,但若提到歐債對台灣究竟造成什麼影響?多數人無法回答。

我們只是耳聞,以社會福利和歷史文明傲視全球的歐洲,失業的人們群起暴動;還有阿拉伯世界吹起了茉莉花革命,被飢餓和貧窮逼瘋的人民揭竿起義,企圖推翻既有的政權。反觀台灣,社會尚屬安逸,我們聽不到槍響,也沒有人因為失業餓死街頭,於是我們又想:世界變得再亂,起碼我們現在很安全。

抱著置身事外的心情,翻開「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」,驚人的事實卻撲面而來。

它告訴我們:這個世界混亂的政經局勢,看起來像是糾結不清的毛線球,當我們拉著線頭追本溯源,所有悲劇已經在某個的歷史時刻,就已經種下了禍根。

它告訴我們:世界各地,那些因為失業走上街頭的人們,以及那些一畢業等同失業的學生,全都活在一個早被決定的命運裡。我們註定是失落的一代,生不逢時地與經濟衰退糾纏不清,悲劇的起源卻是少數人的私心、貪婪、失誤,然後把帶來的傷害,交由整個世代共同承擔。

「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」,談的是歐債、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、歐美霸權轉換,卻讓人讀出了一些文學的滋味。

文章標籤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圖片引用博客來

在金正日猝然離世之後,「我們最幸福」這本書再次成為市場焦點。

但其實,這本書在半年前就吸引了許多人目光,「我們最幸福」的書籍外殼設計了一層半透明描圖紙,將書封緊緊裏住,只隱約透落描圖紙下的隻字片語,將書籍捧在手上的讀者,總會忍不住臆測、好奇裡頭的內容,恰如北韓留給全世界的印象。畢竟,「世界僅存的極權統治國家」是北韓最聳動的稱號,長年的鎖國政策,讓這北韓始終籠罩一層輕紗,只能讓人往聳動的方向猜測,他們真實人民的生活、樣貌,我們只能從電視上戲劇張力十足的場面中看見。畢竟,少有人能親身走過一遭,我們聽說的、看見的,究竟是真是假,無人知曉,這些人民如何感知自己的國家,只能從書中挖掘。

書裡提到,北韓是個星空無比燦爛的國度。在光害嚴重的日本、南韓、中國環伺下,夜晚的衛星照片中,東北亞有一大片寬袤的土地黑暗無光;因為從一九九○年代開始,北韓國內能源極度匱乏,不但工廠停工,電車停擺,甚至連國家配給的糧食也停止供應。

一九九○年代,北韓爆發極為嚴重的糧荒,嚴重的程度,讓人無法聯想北韓僅和富足的南韓相隔一條人為制定的國境線。韓國原以白米飯為主食,糧荒卻讓白米變成奢侈品,從一開始,北韓民眾還能以玉米作為替代糧食,後來連玉米也不夠了,人民開始將玉米軸、玉米葉變成糧食的一部分,卻始終無法盼到飢荒落幕。

於是,成群人潮走出城市,在海邊撿拾貝殼,到山坡地採集野草、補食青蛙;直到這些糧食吃光了,他們將樹皮磨成粉末混入糧食,日復一日吃著無味且毫無營養的東西,政府則打出「一天吃兩餐,苦難的行軍是為了獲得最終勝利」的口號,卻對糧荒的嚴重程度、因應措施隻字未提。

在一九九○年代,北韓的車站、路旁,隨處都有人群大批大批的死去。有個準備下火車的人,才剛起身,卻發現身旁乘客毫無反應,接著便有人將他的屍體丟上木板抬走,也沒有人覺得奇怪。一個幼稚園的班級,孩子們全因營養不良變得瘦小孱弱,上學只是為了吃免費午餐;當學校停止供餐,有些孩子在課堂上忽然趴倒在桌上,有些則是請了病假後再也不曾回來,老師卻不敢過問一句話;因為,每個家庭、每個人,都可能因為飢餓而死去。甚至有些父母、祖父母絕食而死,因為他們認為,一個家庭起碼要讓最年輕的孩子活下去。

文章標籤

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