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圖片引用網路)
 
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,一直是當代人的重大難題,當工作蠶食鯨吞了生活的時間,更重要的是-吞食了生活的情趣,現代人似乎變成一具具軀殼,始終無法感受當下,只能不斷擔憂著下一刻我們還得忙些什麼?
 
最近不斷思考著生活品質的重要性,可能會有人將生活品質誤解成一種雅痞式的高消費生活,其實並不是。所謂的品質其實很簡單,不過是工作的時候工作、休閒的時候休閒。
 
與朋友討論了一個有趣的概念,叫做「補償時間」,它指的是一個人如果一天工作九小時,可能需要有四個小時純然放鬆的時刻;因此假設你今天工作了十二個小時,照理來說,你只剩下一個小時的空閒可以放鬆,然而人性是不滿足的,它會往其它的時間裡,挖出你覺得被佔去的三小時去放鬆,像是你的睡眠時間,這就是所謂的「補償時間」。這也是為什麼,加班往往會造成效率不彰的惡性循環,因為加班的人不斷地在生活裡尋找補償時間,愈睡愈少,終於把體力消耗殆盡。
 
我常好奇著,始終打著「重視生活品質」的外國人,對於工作與生活究竟如何找到平衡;從東歐旅行中,我看到他們商店齊整如一的關門時間,只要六點下班時間一到,鐵門就一刻不等的拉下,我想起前幾天曾在FB上看到有人分享英國生意人的一句箴言「Customers can wait.」(顧客可以等),以及在電影《美好的一年》裡,女主角瑪麗詠柯蒂亞對著男主角羅素克洛說:「在美國,出問題是餐廳的錯,但是在法國,永遠都是顧客的錯。」這看在「以客為尊」的日本及台灣文化裡,完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。
 
強化自我價值,而非妥協群體觀念,一直是歐洲風行的價值觀,延伸到了企業經營,變成了獨豎一幟的傲氣。因為這股傲氣,讓他們保持生活品質的祕訣變得很簡單,任何讓他們不開心的事,只要說NO就對了;然而,這種企業價值在台灣卻難以實現,因為東方人就像是生活在輿論及風評下的人種。
 
然而,如同東方社會受到責任制壓迫生活所苦,西方社會同樣面臨著個人主義帶來的惡果,像是企業服務反應遲緩、甚至是失業危機,或多或少都是因為對工作「個人堅持」帶來的下場。但以他山之石借鏡,或許我們可以學習到一件事,那就是在個人生活裡,適時對工作說NO。因為,唯有當你能在家裡放鬆享受兩個小時的休閒,而不因此感覺到罪惡,這才是心靈最健康的休息方式,而不會讓你不斷透過補償時間去消耗自己。
 
有時候堅持是正確的,因為我們不該只被體制馴化,有時候,體制也需要被教育。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點石成金,自費出版的貼心好伙伴。圓夢交給點石成金一切搞定!

 加入「點石成金粉絲專頁」 參觀點石成金官方網站

 Tel:02-22829138

arrow
arrow

    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