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引用網路

描寫人性之惡的電影何其多,但在近來的好萊塢電影,似乎更流行剝開英雄皮相,帶領觀眾挖掘那些主角的內心矛盾;最具代表性的,就是全球票房皆開紅盤的「蝙蝠俠」系列。布魯斯韋恩既是正義的化身,也有鬱結五內的仇恨和悲傷;他想拯救高譚市,卻無法拯救自己內在的傷;正是因為這些人性的矛盾,讓平常在電影中所向無敵的英雄,更添加了許多人情的味道,也賦予了電影文學性的思維,讓作品的角色更顯立體,內涵也變得深遠。而說起探討人性的電影,就非得提到「火線追緝令」這部協助好萊塢名導大衛芬奇問鼎奧斯卡的佳作。

「火線追緝令」網羅了布萊德彼特、羅根費里曼、凱文史貝西等等演技巨星,成就了一部風格陰鬱,雖不血腥,卻讓人心底發寒的作品。「火線追緝令」單聽名字就像一部尋常的警匪片,然而英文片名,Seven,卻直截了當地點出內涵意旨,也就是聖經提到的七宗罪。

故事由一個已屆退休之齡的警官 —  威廉開始。老邁的威廉建功無數,卻也看盡了人性險惡,他發覺社會真的病了,人性複雜而可怕,他再也無法以犯罪動機去單純的揣測犯人。灰心之際,他唯一的希望是趕緊退休,離開這個看盡陰暗人性的工作。就在此時,一個正義感十足卻個性莾撞的青年警官 — 大衛,正好從外地調職到局裡。處處不合的兩人互為拍檔,竟在此刻遇上一件件慘無人道的兇殺案;這名神祕的兇手,依照聖經對「七宗罪」的描述,對犯下罪行的人施加懲罰。貪食、貪婪、懶惰、淫慾、驕傲、忌妒和憤怒,這些罪惡在當今社會上隨處可見,而犯人以佈道者自詡,對那些罪人施加懲戒。

如果要將「火線追緝令」看作一部虐殺片,那便是小看導演對影片內涵的掌握功力;七宗罪,即代表七條人命,隨著受害者愈來愈多,電影也逐漸帶著影片命題直逼主角的內心,同時叩響了觀眾心中的質疑:人性之中,是不是真的帶著洗脫不了的罪?

當無名兇手自首時,曾詢問警車上的兩位主角:「難道,你們敢說自己從來不覺得他們該死?」這句話義正辭嚴,為電影留下了殘酷的問號,如果那些犯下七宗罪的人應受懲罰,那麼對他們嗤之以鼻卻保持隱忍的我們,究竟是心存善念,抑或只是偽善?然而,導演對脆弱人性的挖掘卻並未就此罷手。

電影最後的十五分鐘,是全片的高潮所在,也是將善與惡標籤通通扯下、將好人壞人的模糊地帶打破的時候。

當兇手以淡然的口吻告訴大衛,自己犯下了「嫉妒」的罪,嫉妒大衛擁有正常的家庭及美麗的妻子,因而下手殺了她;悲痛欲絕大衛對兇手開了數槍,終於犯下最後的一宗罪,「憤怒」。兇手雖然死去,但這一切慎密的佈局,卻證明了兇手所言不假。人心逃不出那七項罪惡,無論他是喪心病狂的殺人兇手,或是應該維護正義的人民保姆,原來我們都擁有犯下七宗罪的潛力。就像「黑暗騎士」中小丑所說,瘋狂是一種地心引力,需要的只是輕輕一推;這輕輕一推,就能讓我們跨過道德的邊線,隨著本能犯下大錯。

「火線追緝令」無疑是一部參破人性的悲觀電影,電影藉著威廉之口,用旁白道出海明威「戰地鐘聲」的一段話:「世界是一個美好的地方,值得為它奮鬥。」而他,卻僅僅同意後半句。

那個對人性失去信心的老警官,最終沒有在退休之前找回對人性本善的證明,然而這段話卻隱約透露了一點希望;因為他同意:「我們值得為世界奮鬥」。人性縱使千瘡百孔,卻總有人要對的事情努力下去,這是「火線追緝令」對脆弱人性的最後一點慈悲。原本執意退休的威廉,最終答應警局:「他不會走遠。」或許我們都無法抵抗卑微的人性,但威廉的決定提醒著我們,這個世界或許不夠美好,但總要有人努力改變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點石成金,自費出版的貼心好伙伴。圓夢交給點石成金一切搞定!

arrow
arrow

    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