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引用自網路)

中秋假期,高雄巨蛋舉辦了盛況空前的「賽德克.巴萊」電影聯映會,新聞畫面中人山人海,還有人抱怨整整排了三次隊才能進場,甚至有很多民眾老早到門口等候入場,只為了搶到觀影的最佳位置。

如果是以前的台灣,恐怕只有外國明星的演唱會才有這樣的陣仗,台灣近來的國產電影的盛況,多數人稱之為「奇蹟」。

從「海角七號」開始,「艋舺」、「雞排英雄」、「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」,一部部票房滿貫的國片,打破了「台灣電影曲高和寡」的刻版印象,將觀影民眾重新拉戲院。於是,我們開始發現,原來台灣也可以拍商業片,而且拍得很好看。最近全台灣又迎接了一部空前史詩之作「賽德克.巴萊」,於是大家都說,國片回春了。

魏德聖導演在節目上談論「賽德克.巴萊」的製作過程,相信很多人都看過。一部電影的拍攝過程,需要經過的磨難有多少,多數人只能從幕後花絮窺知一二,卻很少人真切知道背後的心酸。

儘管是「海角七號」的票房導演,一提起「賽德克.巴萊」,連業界同行也認為是件不可能的任務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台灣從來沒有電影產業,有的只是勞心勞力苦撐出來的電影手工業。

雖然我不是什麼在業界打滾十餘年的資深電影人,但在大學的時候就讀電影相關的傳播系所,那個時候,對於「電影」還抱著很大的憧憬。

在我們的想像中,電影應該就像好萊塢的花絮那樣,探照燈打在精美的造景上,一大群的臨時演員,在吊臂的鏡頭下走動,電影就像造一個夢,能夠身處其中是非常幸福的事。

然而,拍起片來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
你能夠想像,拍攝電影的期中作業,全部的資金,都要由學生自己支付,這是多麼龐大的壓力嗎?

一部片即使是短短三十分鐘的短片,光是成本,就需要耗掉每個學生一萬元的資金(一小組大約六至七人);更不要說支付演員薪水了,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,通常只能請演員無償演出,這一切的支出學校沒有補助,學雜費也不包括這些拍片支出。也就是說,電影相關系所,從學生時期就是不斷燒錢的科系。

經濟許可的同學,或許可以獲得家裡支援;然而,經濟狀況不許可的學生,則必須透過打工去自籌一個學期二到三次的製片經費。

然而,電影相關科系的學生,最缺就是時間。

光是一部 30 分鐘的長片,必須要耗掉一至兩個月的前製籌備。每一個週末,在別的學生忙著打工賺錢,或是相約出門遊玩的時候,電影科系學生,卻是自掏腰包、使用自己的休閒時間去完成一部作品,別說是沒有時間休息了,就連想要用空閒時間打工賺錢都是天方夜譚。

於是,我們被貼上了「花錢如流水」的標籤,這還罷了,最慘的是,父母、朋友、包括我們自己在內,都覺得前景無法回收這些投資。

常有人說,學生製片是靠著熱情在支撐,是註定血本無歸的青春幻夢。但諷刺的事,許多學生進了業界,卻面臨和學生時代一模一樣的問題:

永遠籌不夠的資金、被掏空的時間和生活,領的薪水連自己都養不活,更何況要養家活口、結婚生子。

曾經有一個剪接的朋友打趣的告訴我:你知道嗎?麥當勞大夜班的月薪比我們所有人都還多,但是他們只要上大夜班,我們是早班、晚班,偶爾加大夜班。

從事電影工作,在台灣社會的眼光中,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。

從以前到現在,每當「拍電影」這件事從我們口中說出,師長和父母的眼神都會流露出複雜的訊息:它的意思大概是「你確定嗎?」、「這種工作只會餓死」、「空有夢想是養不活家庭的」,然後,所有試圖為台灣電影添加一點活力的學生及工作人員,都被貼上了「不切實際」的標籤。

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不值一晒,除非像李安、魏德聖,一舉成名天下知,媒體和大眾才會開始關注他們過去有多麼辛苦、這個社會才願意給予他們支援。

但是,有多少人曾經想過,如果他們沒有成名呢?如果「斷背山」和「海角七號」拍得仍然優秀,但一個沒有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,一個沒有創下台灣票房紀錄,那麼這些優秀的電影導演繼續賣房子拍片,到最後黯然退場,難道都是應該的?

總是有人說,台灣以前電影沒有市場,是因為電影不商業;但是卻很少人注意到,台灣的電影工作者過著多麼慘無人道的生活。

每一次在訪談中,看見功成名就的導演們述說自己的過去的悲苦,除了為他們的努力感到動容,更多的是無奈和慨嘆。

魏德聖變賣家產,拍出了海角七號,總算是熬出頭。但是在他之前,有多少擁有電影夢的導演和工作人員,在現實不堪的壓迫下退出電影圈,而他們缺少的往往不是才華,而是維繫他們基本生活條件的電影環境,可是他們唯一得到的評語卻是「不夠堅持」。

可是,要怎樣才算夠堅持,要變賣家產,或是要三餐不繼,一直到有一天你的才華發光發熱嗎?電影界能有幾個李安?難道電影界不用其他的人才?要讓這些人才留在電影圈中,難道不該給予他們建全的工作環境和制度,賦予他們最基本的經濟保障嗎?

政府和社會,始終將「電影從業人員」邊緣化在一個特殊的位置。政府可以為農民發聲,可以為勞工發聲,可以為電子業作業員發聲,卻似乎不能為藝文工作者發聲,因為藝文工作者本來就和窮愁潦倒劃上等號。

所以,不僅是政府,連電影工作者本身,都放棄了對抗產業環境的不公平,有一支片就拍一支片,下一頓飯都沒有著落,但是沒有辦法,因為他們是「藝文工作者」,遇到這樣的產業現狀是他們倒楣。

我由衷的希望,「賽德克 . 巴萊」讓觀眾看到的,不僅是台灣也能拍出好電影,也不只是魏導的勵志故事。這部電影之所以偉大,是因為它證明台灣電影可以很棒,只要有資金,只要有人才,只要有支持。

而這些東西不應該只有李安、魏德聖這些功成名就的導演能夠享用,而是每一個從事電影相關產業的學生、工作人員都該受到的平等關注。

這不是「支持國片」的老調,而是希望社會和政府,能夠重新調整角度,去看待電影產業中的每一份子。

當一個導演需要拍片時,他不需要功成名就,就能夠擁有充足的政府支持,不再需要變賣家產。

當一個電影工作者,能夠透過建全的拍片制度,得到足以養家活口的薪資,不需要為了工作貧寒交迫。

還有,當你的孩子決心投入電影產業時,身為父母的你能夠毫不猶豫地給予孩子祝福和鼓勵。

唯有這些看來理想的事情都成真了,台灣才真正有所謂的「電影產業」,而不只是依靠「電影奇蹟」,但這些東西,都得要依靠政府、業界、社會的三方自覺,從教育、產業結構、到政府支援各方向的努力,才有辦法打造足以讓人才留下的製片環境。

電影工作並不特別高貴,投身其中的每個人,也需要吃飽肚子,也有家庭和經濟的壓力,所以他們也需要被當成一般產業來重視。讓電影人才吃得飽,讓製片制度更建全,台灣電影才能夠轉型為有體制的「產業」,當一個產業中的所有人的工作條件都能提升,才能讓電影的產質均衡。

台灣電影不是沒有人才,「賽德克 . 巴萊」證明了這件事。如今,我由衷地期望「賽德克 . 巴萊」真能成為一個里程碑,不僅是藝術成就上的,更重要的是給予台灣電影工作者一個繼續支撐的動力,並讓政府和社會知道,台灣電影需要的不是奇跡。

不是等待著下一個魏德聖或李安出現。

不是讓優秀人才賣房賣命,賭賭看能不能成功。

台灣電影需要的,是被社會和政府正視、關心。因為唯有從這個最基本的角度出發,台灣的拍片環境才能真正被改善,我們也無需仰賴下一次的奇蹟發生。

李昀陞◎企劃編輯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點石成金,自費出版的貼心好伙伴。圓夢交給點石成金一切搞定!

加入「點石成金粉絲專頁」

Tel:02-22829138

Email:eastolga@gmail.com

arrow
arrow

    點石成金心文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